免费课程

成考客服

意向调研

咨询

题库

当前页面: 首页 > 备考资料 > 专升本试题 > 成人高考政治考点提炼第一部分(一)

成人高考政治考点提炼第一部分(一)

导读:本章是第一部分的绪沦,中心任务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为了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知识梳理

  本章是第一部分的绪沦,中心任务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为了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在哲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流派。为了纵观全局,理清复杂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必须重点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并以此为线索划清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对历史上哲学思想的继承,而且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通过对这一变革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等基本特征。学习哲学不仅是为了获取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考点提炼

  ①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释难解疑

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是什么?

  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指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第二方面是指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回答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这是唯物主义的立场;另一种回答是,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这是唯心主义的立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也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回答是,世界是可知的,它能被认识,而且能被彻底认识,这是可知论的观点;另一种回答是,世界是不可知的,它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彻底认识,这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2.近代哲学的两大派别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历史形态?

  近代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是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条件)是什么?

  (1)会历史条件: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条件:19世纪中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3)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4)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5)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的结果。

4.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社会历史的、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无知和屈从的反映和表现。
  (2)阶级根源。唯心主义符合腐朽、反动的剥削阶级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因而它们总是这样或那样地鼓吹唯心主义,歪曲世界的本来面貌,以欺骗人民群众而达到其维护过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目的。
  (3)认识根源。人的认识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的复杂曲折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①在认识过程中,如果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就会导致唯心主义。②在认识过程中,如果离开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导致唯心主义。 ③在认识过程,如果把感性认识阶段或理性认识阶段绝对化,就会陷入经验论或唯理轮,从而导致唯心主义

1、您目前的学历层次:

小学及一下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2、你接受的拿证时长:

1年以内越快越好

1年到2年

2年到3年

3年及以上

3、你为什么提升学历:

找工作

考公务员

办工作居住证

考证书评职称

4、您更偏向于哪种取证方式:

全程无忧

在家自学

学校听课

辅导教学

其他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0

2022

报考时间:2022年09月11日 — — 09月17日

考试时间:2022年10月23日 — — 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