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及一下
历 史 学
培养什么人
提起历史学,你会联想到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和一批给老百姓讲历史故事的“学术演讲明星”。学习历史,与那些在历史的天空中散发出耀眼光芒和做出史诗般伟大事业的先哲们促膝神交,实为人生一大乐趣。历史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塑造人。以史为据,尊重史实,以及古今中外无数历史经验教训,这些对一个人政治思维的形成有着巨大促进作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统计一下,在中国政坛,学习历史学的领导干部大有人在:王岐山,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薄熙来,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王胜俊,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
在文史哲这类以文科见长的专业中,历史学子得益于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历史学是一门追寻真实性和实证性的学问,一个问题的提出必须以大量的史料作为基础,尊重史实是历史学子的思维定式。例如,在报社工作的历史学毕业生,在开始采访某个重要人物之前,会做一些准备工作:调研这位重要人物的成长历史及主要的人生阶段,在掌握大量资料之后,整理资料,从资料里发现问题,拟出采访的题目。通过对个人历史的研究,往往能够发现一个人物成功的关键。借助于历史学的方法,历史学子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历史学子在策划、咨询、管理、教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都在发挥着作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都有历史学子的身影。
具体来说,历史学专业就业去向有:一是,师范类专业历史毕业生主要去中学做历史或文科类老师,培育人才、教书育人;二是在高校进行专门的历史学教学与研究,其中也包括社会科学院等专门研究机构,这部分以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三是在国家级省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做档案管理工作;四是旅行社,这部分同学还需要考取导游证;五是新闻出版单位,如报社、出版社等从事文字编辑工作;六是政府部门从事秘书等文字工作,如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七是其他人文岗位,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与文化有关的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开设哪些课程
历史学专业共开设12门专业主干课,主要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断代史和专门史等。
这12门主干课可以分为以下板块:
一是基础史实呈现部分。这部分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史学史和西方史学史。这部分课程重在系统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有整体认识。
二是专业基础课部分。这部分包括史学理论、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历史地理。这些课程重在培养史学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史学理论旨在锻炼新生的史学思维能力,如历史思维、历史真实、历史编纂、历史叙述以及历史现象、历史解释等。非历史学科班出身的同学在研究史学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这主要是缺少历史文献学知识。顾名思义,历史文献学主要讲授如何查阅历史文献、利用历史文献、解决历史问题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里面涉及的目录学、辨伪学绝对是“史家”必备。那么历史地理学呢?从科名上也可以猜出,它主要对于历史时期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地理面貌进行研究。例如古代地名的变迁、古代河流的概貌等等。这对于我们搞清楚典籍中的地名等地理事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是个别案例研究。如中国历史文选、中西文化交流史、断代史和专门史。这一部分则是对上述两者的检验和应用了。有道是“解剖麻雀,启迪心智”。通过对一些经典文献的解读分析,我们可以对理论和“武器”有一种深入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比较特殊的考古学概论,那是一种独特的案例。通过实地考古而来的“活的历史”具有一种更加强烈的说服力和验证意义,正如医学中解剖案例一般。
毕业后做什么
历史学作为文史类基础学科专业,大致分为三类:历史学、考古学和世界历史。历史学主要到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考古学主要到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世界历史主要到学术研究、文化教育、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和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由于历史类专业缺乏独有的专业技能,专业替代性比较强,近年来就业困难比较突出。
升学率及就业流向
升学:考取研究生比例为36. 66%。
就业流向:机关1.79%;中初级教学单位24. 55%;其他事业单位1.53%;三资企业1. 96%;国有企业1. 79%;其他企业8.01%;
就业率:85. 51%。
标签: 历史学